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 第一阶段健忘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 第二阶段混乱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 第三阶段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如猜疑、自私、幻觉、妄想,家人及医护人员应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满足的应耐心解释,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害患者自尊心的言语行为,使之受到心理伤害,产生低落情绪,甚至发生攻击性行为。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利用一切护理、治疗的机会,主动与患者交流,如利用写有单词、短语的卡片和图片等来进行训练。 同时分辨失语类型,如命名性失语,主要为遗忘名称,护理时要反复说出名称,强化记忆;运动性失语,主要为发音困难,护理时要给患者示范口型,一字一句面对面地教。鼓励患者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对于防止智力进一步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也应注意适度用脑,比如劝患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到室外活动一下,以转换兴奋中心。 比如: 1、要重视情感交流,主动接近老人,多说亲切的话语,做些爱抚的动作,使老人感受关爱和温暖。 2、加强防护,防治意外,不要让老人单独外出,在口袋内放置或在衣服上缝上带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安全卡。不要接近有危险物品,如刀刃、火、药物等。 3、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因老人自理能力差,需要生活上给予体贴入微的照顾。 4、避免各种负面的心理刺激,鼓励用脑锻炼。 5、按医嘱用药,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病情的发展。 6、对卧床不起的老人须加床档,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褥疮,定时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以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要特别注意安全、饮食、起居、预防感染、专人看护、锻炼等方面的护理,这些方面的护理同样也非常重要。 护理工作者要付出较大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毅力,同时还需要照护者正确地理解阿尔兹海默症的特点,采取积极态度,使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与关爱的环境中,避免歧视和虐待老人的情形发生。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实施正确的精心护理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尤其是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养老护理需求量越来越高,照顾老年雇主也成为家政服务行业的一大缺口。 所以,现在管家帮商学院针对养老护理专门开设了相关课程,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家政护理人员的专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