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居家养老 中国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美国人也青睐“抱团养老”

中国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美国人也青睐“抱团养老”

发布日期:2019-08-21   编辑:佚名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也在不断探索各种新型养老模式。官方日前印发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服务。而“互助式养老”于2018年首次被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提倡“互助式养老”

 

  中国官方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其中在“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条款中提出,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服务。

  据专家介绍,所谓互助养老,通俗理解就是抱团养老,一群老朋友一起租个大院子,做成养老互助院,或者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养老,民政部门则通过一些政策给予协助和扶持。

  2018年,互助式养老首次被列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目前,中国互助养老模式形式多样,在农村主要是肥乡互助幸福院及其翻版,在城市主要有结对组圈式、据点活动式和时间银行式三种。

  资料显示,河北、天津、山东等地早就出现了互助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不仅节约成本,也符合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养老市场的有益补充。

 

  专家:互助养老面临一些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互助养老”的概念、定位以及发展路径、空间和前景如何也备受关注。

  日前,首届创新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众多专家、学者、一线从业者共同探讨“互助养老”这一新型社会养老服务模式。

  华北电力大学老龄科学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妮娜认为,互助养老应该是一种由政府推动,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资金、组织、服务等参与的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它应与家庭养老一道构建基础性的养老服务保障网络。

  刘妮娜也提出了目前中国互助养老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对互助养老的理论认识不统一、资金可持续性不足且缺乏有效监管、各类组织间没有形成联动合作机制、互助队伍稳定性不足且年龄结构偏大、互助服务缺乏有效的管理评估机制等等。她称,互助是一个大课题,包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互助型老龄社会建设等等,期待政府和社会能给予这一领域更多研究和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孙鹃娟指出,互助养老模式应该与志愿行为、抱团养老、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相区分,厘清它的边界,目前它还存在一个依赖政府资金又强调社会力量的“悖论”。

  中民养老规划院理事长苏志钢认为,互助养老不存在产业,因此只能作为“中国式养老”的补充,不能作为主导的养老模式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胡澎研则称,互助养老在中国过于超前,日本的社区小规模多功能模式值得借鉴。

 

  美国人也青睐“抱团养老”

 

  美国养老产业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完善的政府保障制度、活跃的民间团体和发达的商业体系,对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有发达的民间社团组织,探索出了丰富多元的居家养老模式。如会员制模式,最早由波士顿一群老年居民在上世纪90年代探索出的,是以会员形式要求老年居民每年缴纳一定的会员费,可以享受到包括交通、购物、家政、房屋维修、花园维护等一系列由志愿者提供的基本服务,以及一些专业机构提供的家庭保健护理和医疗服务。

  又如合作居住模式,美国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四合院模式,在享有私人住宅的基础上,让居民共享公共设备。有公共厨房、餐饮区、休息区、洗衣房、图书馆、工艺坊、健身房、花园等,便于老年人邻里互动。

  除居家养老外,美国人还青睐在大型集中养老社区里“抱团养老”。受基督教文明和移民文化影响,很多美国老年人喜欢与同龄群体互动,建立独立于子女的生活圈。因此,专门面向老年人而建的限制年龄的社区养老模式在美国很受欢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