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居家养老 一张社区驿站床 就近养老触手可及

一张社区驿站床 就近养老触手可及

发布日期:2019-09-16   编辑:佚名

当前,我国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占比高达96%-97%。无论是“9073”还是“9064”格局,都意味着将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即时、便捷、可及的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在破解大城市养老难的探索中,探索建立“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布局。自2016年以来,通过政策加码,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加大建设运营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就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周边、身边和床边服务。如今,遍布京城社区的养老服务驿站,立足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为居家老人提供便捷可靠的服务。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管家”

8月30日上午,家住西城区牛街西里、94岁的周奶奶被二女儿推着来到牛街西里二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老人在此享受助浴服务已有4个月时间。

对于高龄、身体状况尚且不错的母亲,女儿相当知足:“老太太除了听力不行需要借助助听器,身体还算好。家里卫生间小,洗澡不方便,这个驿站离家近,空间大,设施先进,洗得舒服。”

这个630多平方米的驿站地处牛街回民聚集区,从装修风格到餐饮服务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驿站内设颐养间、康复区、餐厅、阅读区、活动室、助浴间等设施,有8张日间照料床位,可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居家上门、助餐、助浴、助洁、呼叫服务、巡视、老年大学、健康指导等服务。

在东城区多福巷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张师傅正在为刘叔一点点去除脚上的死皮。“今天下午还有两位老人是上门服务,一会儿我得赶紧走了。”张师傅边说边收拾工具。

这家200平方米的驿站空间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一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讲述者口述历史”的小片。据驿站运营公司负责人张帅一介绍,“口述历史”是诚和敬驿站公司的文化品牌,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公司将与歌华宽带合作,将共和国历史见证者的口述小片,在歌华有线电视频道播放。

日常的点点滴滴,只是北京市现有700多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缩影。2016年,北京市启动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试点工作,将其列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协调各区、街道为社区无偿提供场地支持,由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负责驿站运营。

养老驿站囊括了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呼叫服务、心理慰藉六大类服务,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处场所,既为低龄老人解决社交、娱乐、精神服务的需求,还为高龄老人解决日常生活照料、功能退化康复、短期托养等需求。在这个平台上,驿站运营商可以链接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努力将驿站打造成为社区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管家”。

■ 因地制宜、需求导向 以真诚服务赢得群众口碑

早饭后,家住西城区三里河一区的高奶奶独自坐着电动轮椅来到社区养老驿站活动。驿站的开放式升降电梯很人性化,方便了像高奶奶这类借助轮椅出行的高龄老人。走进驿站理疗室,几位老年人正在接受中医理疗服务,高医生有着20年的军医从业背景,收获了大家的信赖。

这家驿站是央地一体化改革试点,用中央国家机关提供的物业用房,面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康美药业运营该驿站仅1年多时间,健康管理是其长项,中医理疗服务最受欢迎。“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敲开部委大院老人的信任之门,没有扎扎实实的服务绝不可能。”驿站负责人唐丽丽深有感触。

记者调研走访的多家驿站负责人都表示,聚焦老年人需求,用心做好基础服务,解决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困难,是养老服务驿站的生存之道。

■ 品牌连锁、规模效应 有效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位于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西里社区的“夕阳红”驿站是北京市首批运营的养老驿站。2014年建成后,由爱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目前,9张社区托老床位已住满。爱侬总经理李洁璐表示:“涉足社区养老,爱侬有专业服务团队的优势。”对于一个发展了27年的家政品牌企业而言,做社区养老服务顺理成章。运营5年来,“夕阳红”驿站的运营经验和盈利模式也成功复制。

目前,从北京市养老驿站运营模式来看,单体运营不在少数,连锁运营显示出更大的活力。自政策发力伊始,北京市就倡导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对于驿站连锁机构,按数量给予连锁补贴,每连锁运营1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政府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3年来,诚和敬、爱侬、金太阳、儆堂集等养老服务品牌,成为连锁化经营中的佼佼者。

目前,北京市民政局正探索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准入、监督、评估、退出等各个环节发力,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切实保障社区和居家老年人的政策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