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安养指南 三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三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发布日期:2019-08-22   编辑:佚名

此前,南京已在栖霞、鼓楼、建邺等区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时间银行”新型养老模式,受到民政部称赞,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报道了南京《只存时间不存钱的“养老银行”》。具体来讲,南京的养老“时间银行”主要有三种模式。
  街道模式:2014年,栖霞区尧化街道成立街道慈善基金,并以此为依托成立了街道统一的“时间银行”,委托姚坊门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该项目引入商业银行运作模式,与中信银行合作发行联名卡,并提出“721”志愿者获益模式(70%时间存款可以兑换等额的志愿服务时间、20%的时间存款可以兑换生活物品、10%的志愿服务时间可以兑换志愿服务成本),丰富了志愿服务交换内涵。目前共有3012名志愿者共存储8.9万小时,支取32万小时。
  社会组织服务模式:2016年,建邺区兴隆街道福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尝试推行“时间银行”。目前已注册2000多名志愿者。2018年区政府采取政府购买形式,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发软件“时间银行”程序并运营管理,利用“时间银行”信息化平台建立全区志愿者数据库,无缝对接有需求老人与志愿者的结对服务,通过系统记录志愿者服务内容以及时间,并实现时间的支取、兑换、转移等服务,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
  区级模式:2018年10月,鼓楼区“时间银行”上线。该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包含公益时间和共享时间。公益时间是直接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计入公益时间账户,待到志愿者年满60周岁时就可开始享受等时服务,不受物价影响。个人志愿者公益时间账户每人每天最多存4小时,最多兑2小时,总额1500小时为存储上限。共享时间指超出1500小时后的志愿服务时间和爱心组织通过自身资源为老人提供帮扶折算的时间。共享时间存兑不设限,鼓励全民参与,即存即兑。上线以来,新增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1100人,服务老人1700人次,有效缓解了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的矛盾。

相关阅读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