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安养指南 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进行时:城市给力企业让利老人受益

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进行时:城市给力企业让利老人受益

发布日期:2019-06-19   编辑:佚名

武汉和成都,是全国同类城市中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武汉早在1993年60岁以上人口占户籍人口总数的比例就已突破10%,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87.94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1.27%,高于全国约4个百分点,且有基数大、高龄和空巢多等特点。成都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315万,老龄化率达21.34%,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24%。

武汉和成都,也是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签约城市,多年来在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有思路、有特点、有成效,因此,选择在这两个城市召开现场交流会,也是希望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方面有先行经验可

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优先遴选“四有”企业

2018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近1.6亿,占11.4%。面对这一趋势,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相应增加。如何破解养老服务一床难求的难题?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启动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

什么是普惠养老?两场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都有解释:普惠养老是在基本养老服务以外,面向广大老年人的、靠市场供给的、由政策引导的一种服务。推动城企联动,则是要解决城市养老服务需求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好、买不安的问题。

“这项政策具有政府支持、社会运营、价格合理、契约精神四个特点。”该负责人谈到,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参加城市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医养深度融合,力争实现“三提升、两下降、一满意”,其中,“三提升”指普惠性养老床位数量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企业效益明显提升;“两下降”是通过土地、金融等多种政策组合支持,推动企业建设运营成本下降,服务价格下降;“一满意”是让更多老年人受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相关负责人为金融机构及各省市企业代表等参会人员解读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包括16个必选项,如设置专门的养老用地类别,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依法简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办申报程序,支持合作企业在合作区域内开展连锁化、专业化服务;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等。同时也设置了27个自选项,如将养老机构提供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纳入补贴范围;参照本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对在养老机构从事一线护理服务的人员给予岗位补贴和培训教育经费支持;鼓励企业建立城市康养产业发展基金或发行企业债券,用于建设养老设施、购置设备和收购改造社会闲置资源等。

能享受到那么多政策支持,那么什么样的城市和企业可以参与其中呢?该负责人解释,凡是对养老服务具有明确的需求,对发展养老服务市场有积极性,以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为最终目标的城市均可以参与。对企业来讲,服务型企业、投资型企业都可自愿参与。

具体来看,需要养老服务业综合性强,需要多种行业领域的各类企业实现联动,其中重点遴选“四有”企业(包括社会服务机构):一要有实力,投资或服务能力强的企业优先;二是要有信誉,经营业绩良好,业内信用度高的企业优先;三要有经验,有提供康养结合、医养结合经验的企业,有实现由机构服务向社区、居家服务延伸经验的企业,有实现康复辅具、智能养老等养老产品与养老服务联合发展经验的企业,并更具有满足需求的能力;四要有意愿,企业是否参与、与哪个城市合作、投资哪种类型的服务机构,均为企业自主自愿行为,充分体现市场主体的理性决策。

上述类型的企业性质不限,一视同仁,支持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等各种所有制形式参与;支持境内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支持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不同性质主体参与。

而在重点支持项目方面也有明确方向,即首先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增加家庭服务功能模块,强化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服务能力,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增强养老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其次是对接社会服务兜底工程,支持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另外,还支持同时包含以上两类内容的体系化养老服务项目建设。

有哪些先行的经验?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已有64个城市加入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顾严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首先是地方和企业要有意愿,打通普惠养老的“中梗阻”,让政策设计的“最先一公里”接上实际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象地说,就是城市给力,企业让利,老人受益。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今年2月,成都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成都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改革,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成都市制定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支持政策清单》等系列政策,着力推动项目落地。”

据了解,目前,成都首批签约的“万瑞健康养老中心”和“天佑怡苑居”两个项目已顺利启动实施,在建床位12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项目建成后,企业将按约定以略高于市级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价格,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4月,启动第二批储备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后,成都市推荐了万瑞健康养老中心(二期)等17个在建和2020年拟建项目以及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二期项目等13个后续筹备养老项目,17个在建和2020年拟建项目预计投资7.8亿元,建设养老床位4694张;13个后续筹备项目预计投资6亿元,建设养老床位2835张。

而武汉市则先后引入中国康养集团、上海爱照护、安康通等50余家社会企业和组织承接运营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率达到64%,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以房养老、养老机构远程医疗、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等改革试点城市。

为确保普惠养老项目顺利建设运营,武汉市从政策扶持建设补贴、运管补贴等方面给合作企业以有效支撑。一是落实普惠养老政策支持包。在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武汉市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支持政策》的同时,武汉市发改、民政、卫健等相关部门,也分别结合政策清单,制定了本部门支持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的具体文件,为合作企业提供当前武汉市最优惠的政策支持。二是落实养老设施建设扶持包。在享受政府普惠养老政策支持包的同时,武汉市合作企业还可与非普惠养老项目投资主体一样,同等享受各项养老设施建设扶持优惠。对区域养老中心性质的普惠养老建设项目,市财政分别给予租赁用房5000元/张床位、自有产权8000元/张床位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纳入各区社区嵌入,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建设的养老服务骨干网项目,按照建设费用50%的标准,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和10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市、区财政各负担50%。三是落实养老服务运营补贴包。普惠养老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对普惠养老区域性服务机构,每年可享受市财政给予的普通老人200元/张/月、失能老人300元/张/月的床位运营补贴;对普惠养老骨干网项目,同一法人主体投资建设、连锁运营达到10家(含)以上后,可享受市财政给予的20万元一次性品牌扶持补贴;对从事普惠养老项目的护理员,给予500~5000元的一次性持证奖励补贴和每月100元的岗位补贴等。

交流会上,上海、宜兴等城市也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上海市是“城企联动”的先行者。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很早之前就参与了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政策支撑、需求评估、行业监督“五位一体”养老政策设计。对保基本养老床位的补助,尤其是对社会资本项目的补助,可看作上海版的“城企联动”。如鼓励优先通过城市更新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对利用工业、仓储等与养老服务设施建筑结构差异较大的物业,原则上宜采取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利用商业、办公、社区用房等兴办的,在确保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的基础上,可暂不改变规划、土地性质,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用于养老服务。

“出台的存量改造工作指引,也是力图解决社会力量投资养老目前面临的痛点。”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确定政府保基本的职责,明确哪些服务是由政府为主提供,除此之外的就应该交给市场和社会。其次,政府应该做的必须做好:一是保基本,负责保障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二是为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阅读
  • 没有相关文章